导航

饭量大增是病发前兆!医生提醒:与肾脏有关

来源:http://www.shenbingzhongyi.com/shenbing/2143.html    

“大夫,您给我开点中药调理调理吧。”

早春时节,迎面来的风尚有微微的寒意,但潮湿中又夹带着泥土的气息,让乏味了一整个冬天的嗅觉,一下子苏醒过来。随着断断续续的春风,诊室里进来一位年轻女性。

饭量大增是病发前兆!医生提醒:与肾脏有关

刚刚坐到医生身旁,她就发出了上面的请求。看起来30岁左右,脸上精致的妆容,也难掩憔悴。看得出来,她已经被困扰了多时。

“大夫,最近我总是胃不舒服,有点烧心,还反酸水,嘴里总是发苦,有的时候还有口臭。”

病历上显示,这是一位肾病综合征患者。肾病综合征是各种肾脏疾病主要是肾小球疾病导致的临床综合征。虽然病因复杂,但最终病理改变都指向了肾小球。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,对蛋白的通透性增加,临床表现为“三高一低”,即大量蛋白尿、高度水肿、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。

这是任何一本医学书籍上都有的科学介绍,但医学又决不是如此单一标准,因为落实到每一位病人身上,他们的生活方式都是独一无二的。

透过舌象观察,病人舌头的中间位置有黄苔。中医认为,这是典型的胃火症状,往往由过度饮食所导致。

“最近吃得多吗?”医生常常用看似“拐弯抹角”实则“明知故问”,来进一步收集信息,为辨证提供更加充足的依据,谨慎衡量做出推断。

“对,最近我总是觉得饿,好不容易挨到饭点,吃的特别多。而且胃口还特别好,刚吃完饭10分钟就饿了,跟没吃过饭似的,还能再吃一个大馒头。”

风起于青萍之末,浪成于微澜之间。真正的病因都在细微处,人们往注意不到。甚至即使知道,也不会当真。比如,饮食习惯。

在医生眼中,“吃”从来不是一件小事。

饭量大增是病发前兆!医生提醒:与肾脏有关

《黄帝内经》的养生之法,其根本在于“起居有常,饮食有节。”其中的“节”即为节度、节律。

基于此,元代著名食疗保健专家忽思慧在《饮膳正要》中专门针对“吃”和“健康”进行研究,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论:“先饥而食,先渴而饮。”

作为《内经与养生》、《黄帝内经通释》、《黄帝内经养生宝典系列》等多部著作的主编之一,青岛静康中医肾脏病医院王铁民院长进一步解释说,他的意思并不是饿了再吃,渴了再喝。恰恰相反,不能等到很饿的时候再去吃饭,不要等到很渴的时候才去喝水。而是在不饿的时候适当补充些营养和能量,不渴的时候喝水。因为“极饥而食且过饱,结积聚。极渴而饮且过多,成痰癖”。

可现代社会,人们常常不注重节制饮食,由于减肥或忙于工作,往往是大饥之后再大食。尤其是一些肾病患者,由于病情较重,需要服用激素,导致身体基础代谢加快,胃酸分泌增加,更容易出现饥饿感,导致不自觉的暴饮暴食。病人不仅未加节制未予重视,反而将其当做“能吃是福”病情好转的信号。

殊不知已为身体埋下更大的隐患。

《东谷赘言》中也有记载:“多食之人者有五患,一者大便数,二者小便数,三者扰睡眠,四者身重不堪修养,五者多患食不化。”

饮食不当,造成脾胃受损,日积月累,集腋成裘,胃肠道疾病、内分泌疾病接踵而至。与此同时,营养过剩也将逐渐发展成食源性疾病,比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冠心病等。无论是炎症还是其他慢性疾病,对于肾病患者来说,都是雪上加霜。

能吃未必是福,善吃才是真智。身体缺的不是饭,而是粗粮、蔬菜和适量蛋白质,以及一个温柔对待ta的习惯。就像真爱,也从来不是肆无忌惮。